更昂贵更容易贬值?新移民买房 温哥华VS多伦多 | |||
www.bcbay.com | 2011-11-12 19:30:40 加拿大家园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多伦多?还是温哥华?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我们一样,面临这样的选择。在经过这次两地6天的初步考察后,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个现实:的确温哥华更应是属于富人的选择。同时我们也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选择多伦多还是温哥华,其实就是看你愿意为选择温哥华多付出多少。那么,我们愿意多付出多少呢?
一、更为昂贵的房价。 之前听到无数人说买房子最重要的就是地点、地点、地点,所以在加拿大看房子我们也是秉承着这个基本原则。因为我俩在国内打拼三十多年,算是小有积蓄,而这次去加拿大是为今后养老做打算,因此在区域选择上我们比较明确地选择了中高档社区。 因此我在这里所谈到的一切也是基于我在这些区域考察后所看到的情况。 在大多:我们重点看了Rosedale/York Mills/North Yourk/Cachet;在大温:我们就看了两个区域温西和西温。 应该来说,我们所看的区域基本涵盖了大多和大温的高档区域。单纯从价格而言,250万(大家看到这个价格,千万不要砸我呀),完全可以在大多的上述区域内买到我们比较满意的房子;而在大温的上述区域内,这个价位基本没有我们看上的房子。 特别要提一下的是,JJ曾带我们看了一套Rosedale区的一套房子,房屋应该是有点年头,但是之前那对西人夫妇对房屋维护的很好,布置也很有品位,特别是还有个十分漂亮的小院子。因为占地小、又是老房子,当时好像只买90几万,那可是在Rosedale呀! 如果是在大温,这个价位恐怕只能在Burnaby买个最最普通的house。但是因为这个房子卧室数量少了一间,院子又有些偏小,所以我们放弃了。 而在大温的西温山上,一个60多年房龄,就是因为占地有将近1300坪,价格就要260多万,当时我走在那个房子里,觉得地面都是斜的,我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是BF证实了我的感觉。我想大家不难看出,两个地区房价方面差异还是很大的。 如果从我们的需求来看,在大温地区选择到还算满意的房子价格可能是是在大多地区选择的1.5倍。这个我们愿意付出么? 二、更大的贬值风险: 从两地实地考察情况看,大温地区呈现出两多一短的特点。第一翻新房子较多,特别是2010/2011这两年,这点从税金上就可以看出。我们看过的好几套房子显示2010年的税金还是几千元,但是按照我们看房时的报价,税金应该都在上万元了,这些房子都是近期翻新的。 第二是华人出售的房子明显多于大多地区。在大多地区,我们所看的房子中没有一套是华人出售的,但是在大温地区,我们看的房子中大概有20%以上是华人出售的。这些人有些是拿到了身份准备回流,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自己另有住所,这也就应该算是炒房了吧。 一短,就是房屋周转期短。我们在看房子时,一般都会问问中介前任屋主在这里住了多久,在大温,有个屋主买了不到一年就把房子挂出来卖了,这不是炒房是什么?还有些移民,自己住了2、3年,在要回国前把房子重新翻新一下,然后就挂出个2、300万的价格出售。 在温哥华看了一圈后,我俩共同的感受是: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真的有泡沫,房价一定会跌,而且就在不远的某一个时期。最近两周,我看到了一些大温地区的房地产成交数据,数据显示9/10月份大温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拐点。 从抢OFFER开始逐渐转为卖方市场,销售量下滑、Listing的数量有所增加,房价开始回落、存量房销售周期逐渐拉长。在我们看来,这只是刚刚开始。当然,如果加拿大整体经济疲软,大多地区的房价势必也会受到影响,但是这里就有一个相对的概念了,我想大温的下跌空间应该更大,这个风险我们愿意承担么? 家 园 网 三、略显逊色的房屋质量。 首先如果抛开城市大环境,仅从社区环境而言,如果让我给在大多和大温看的这些社区环境排个名的话,第一我会选择大多的Rosedale,然后是温西的Shaughnessy,之后是大多的Cachet。从这点大家可以看出,我们相对更喜欢大多的社区环境。 其次,从房龄上看,大温地区房子更老些,如果是重新翻盖过的,那么价格就会飙升。 第三,从院子的情况看,在温哥华,所谓标准地块就是50*120,很多房子,特别是温西都是这种标准地块,因此除了车库外,院子面子相对有限,而多伦多的房子院子感觉普遍更大点。 第四,这也是我们觉得差异比较大的一点,在大温地区,有相当比例的房子是印巴人、华人和阿拉伯人建造的,印巴人和阿拉伯人建造的某些房子外观就带着浓郁的地域色彩,而华人建造的房子一进房屋,基本就能判定出来。 这里我不是说这些房子有什么问题,而是从我们个人的审美角度来看,的确没有西人盖的房子格调好,更重要的是感觉用的材料有一定差距。而在大多地区,我们所看的房子基本都是西人建造的,可能是因为占地较大的原因,总是感觉房屋布局更为合理且通透。这种差异在未来的居住过程中,我们愿意承受么? 第五、学校情况的差异:因为我们目前还没有孩子,所以对学校问题并没有特别关注。但是从JJ和VV给我们简单介绍的情况看,我大致有这么个印象:在大多地区,公校和私校的排名互有先后,总体而言公校和私校水平差异并不十分显著。 而在大温地区,似乎私校的整体水平要明显优于公校,貌似很多孩子到了中学开始就要上私校才有更好的前途。这样几年下来,也是一笔花费呀!呵呵!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只是提出这个问题,希望需要考虑学校的朋友们不要忽略。 如果对于上述几个问题,我的答案都是Yes,那么我们真的会选择温哥华了。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1 | 加美贸易战正式开打!美股暴跌!巴菲特罕见发 |
2 | 美商务部长:川普考虑妥协与加拿大达成折中 |
3 | 加拿大迎来涨价风暴!数千种商品 飙涨+强制 |
4 | 对不起了,那个乌克兰人 |
5 | 温哥华亚裔勇夺奥斯卡 儿时志愿继承父业开 |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 |
最新专稿 | 更多>> |
专栏作者 |
1 | 正月十五 | 2 | 心宇 | 3 | 秋枫 |
4 | 上官天乙 | 5 | 荷莲耦园夏 | 6 | 郭歌华 |
7 | 温暖 | 8 | 木木 | 9 | 张酒阁 |
10 | 卡宾 | 11 | 罗文 | 12 | 英子 |
![]() |
热门专题 |
1 | 美加贸易战 | 2 | 加国大选 | 3 | 博励治 |
4 | 特鲁多 | 5 | 川普 | 6 | 乌克兰战争 |
7 | 美国大选 | 8 | BC省选 | 9 | 巴黎奥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