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荃叹:万水千山总是情 香港还行不行 | ||
www.bcbay.com | 2022-05-25 14:04:32 华人志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1、 汪明荃,在香港码头的感叹 香港的码头空了。 两年多的疫情,让这座靠着码头起家的东方之珠,海面上第一次如此的空旷。 汪明荃,香港如今最资深的艺人。看到这种情况,发出了无限的感慨。
在汪明荃的记忆中,香港的码头一直都是忙碌的,就像千千万万香港人的生活,步履匆匆。 直到2020年,疫情让香港的码头也按下了“暂停键”。 2020年的一天,汪明荃来到曾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葵青货柜码头附近散步,她猛然发现,这座往昔无比繁忙的码头,如今竟然连一艘货轮、一箱货柜的影子都见不到。 她感慨道:“现在完全都没有柜,完全都没有船,没试过这样的情景,这个码头这样的情况真的没见过……” 根据香港海运港口局的数据,从2020年开始,抵达香港的船舶数量呈断崖式下跌。到港货船数量同比下跌了9.2%,客船数量同比下跌了90.4%。2021年,下跌趋势更为明显,到港货船数量同比下跌了24.4%,客船数量同比下跌了81%。 而香港全部港口的货运吞吐量,2020年同比下降了5.3%,2021年同比下降了14.3%。 香港经济,一直以来有两大支柱,一个是金融业,一个是贸易及物流业。这两大支柱近年来分别都占到香港经济的20%左右。 显然,疫情对于香港贸易及物流业的冲击更大。 还有一个受到巨大冲击的就是旅游业。香港的旅游业占比经济达5%左右,提供了香港6.6%左右的就业岗位。进入2020年,因为封关,香港游客的数量暴跌了8成左右,从香港旅发局的统计数据里,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个下跌曲线。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大流行中,岂止是汪明荃没有见过这样的香港,我们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世界。 将来的历史书上,或许会把疫情前和疫情后划分为两个时代。疫情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繁荣,疫情后,是共克时艰的萧条。 作为和香港码头“同期出道”的汪明荃,是这两个时代的最具代表的见证者。 2、 万水千山总是情 1966年,19岁的汪明荃参加了丽的映声(亚视的前身)举办的第一届艺员训练班。在数千名报名者中只录取9名,汪明荃脱颖而出,并且以最高分毕业,获得了证书编号001的毕业证书。 第二年,她便成为签约演员,为此她放弃了成为国泰航空空姐的机会。当时能够成为一名空姐,是很多女孩梦寐以求的事情,而电视不过是个新兴行业,大家对于当“明星”还没有多少概念。 年少的汪明荃需要的就是这种新鲜和挑战。 那个时期的香港,新鲜的事物蜂拥而来。 1969年,香港出现了第一艘集装箱船”SSSAN JUAN”号,掀开了香港集装箱运输业的第一页。同年,港府决定将葵涌建设为香港的专用货柜港,首期的三个码头开始兴建。 1972年,首个货柜码头“一号码头”竣工。1973年12月,葵涌四号地段以换地形式批出;1974年11月,葵涌五号地段也以私人协约方式批出。1976年,五个货柜码头全面投入运作。 1974年,香港码头首次打破货柜吞吐量的世界纪录,每日处理达3561个标准货柜。到1982年更增长至4,630个。到1989年全年总共处理数量更高达446.4万个。 自此,香港真正成为了“万水千山总是情”的亚洲贸易枢纽,香港码头成为全世界最繁忙的货柜港。 香港贸易的繁荣,热钱的不断流入,催生了强大的娱乐需求,让选对了赛道的汪明荃乘风而起,星光熠熠。 1971年,从日本进修回来的汪明荃加入了无线电视——这家香港明星制造工厂,也开启了自己事业的“黄金十年”。 作为演员,出演了《清宫残梦》、《书剑恩仇录》、《家变》、《倚天屠龙记》、《京华春梦》、《千王之王》、《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经典电视剧,两度拿下“视后”桂冠。 作为歌手,演唱的电视主题曲家喻户晓,出的唱片专辑大卖,其中《万水千山总是情》这首歌更是成为粤语经典。 就在汪明荃经典粤语歌声的背景下,香港经济腾飞了。 背靠大陆,面向世界,香港成为全球转口贸易中心。 就在香港码头如日中天的时候,另一个无形的“码头”也在迅速崛起。 那就是香港经济的另一条大腿,而且是一条直到今天越来越重要的大腿——“金融码头”。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让香港人从过去搞贸易、开工厂的土老板,变成了操控资本的大玩家。 由于香港公司不受中国外汇管制,可以直接用美元交易,资金来往自由,还能避免汇兑损失。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内地资金涌入。 1992年,香港股市迎来了第一只红筹股——招商局旗下油漆生产公司海虹集团,这是第一家内地中资企业在香港上市。到了2021年年底,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数量为1368家,占总上市企业53%。 不管是转口贸易,还是金融中心,内地的“输血”和支持一直都是香港经济崛起的最重要动力。 在香港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当然也遇到过种种难关,有时候似乎看起来难以逾越,但最后还是在多方支援下跨了过去。 1998年,回归之后不久的香港,股市遭遇了金融大鳄索罗斯的“狙击”。此时的索罗斯,带着血洗亚洲四小虎的威风,放出“港府必败”的豪言,一时间香港人心惶惶。 刚开始,香港股市一泻千里,恒生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下泻了4000多点,以至于报纸上开玩笑说:香港已经成为国际投机家的取款机。 根据时任香港特区政府财务司司长曾荫权的回忆,当时香港在连番攻击之下,已经“大势已去”,如果港府不采取行动,恒生指数将很快直线暴跌到4000点,银行贷款利息将居于历史最高位,香港很可能在5天之内被金融巨鳄“咬死”。 关键时刻,国家成为了香港最有力的后盾。 面对索罗斯的疯狂抛售做空,港府动用了外汇储备进行对抗,毅然全数买进,独立支撑托盘,最终挽救了股市。港府之所以有这个救市的能力,是因为本身就有8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背后还有中央128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支撑。 在如此坚决的救市和雄厚的实力面前,索罗斯铩羽而归,香港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年后恒生指数重回10000点以上,港府从股市中全部退出,还赚了数十亿美元。 3、 聚散也有天注定 香港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在特殊的时代它担当了特殊的角色。 上个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大陆的禁运,使得香港担当了中国唯一对外窗口的角色。 所谓“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是当时我们针对香港的政策。 “长期打算”,就是要从长远看,不能着急将香港收回,而且还要帮助香港稳定政治、经济局面。 而“充分利用”,就是利用香港的地利、人和,突破西方的重重封锁。 改革开放之后,香港的角色又变了。变成了我们吸引外资的第一站,鼓励港资回来投资建厂,帮助大陆搞活经济。 为了保证香港的繁荣稳定,大陆出钱出力出人。 香港缺乏淡水,大陆这边就在深圳修水库,把水送到香港。香港要搞旅游业,大陆这边就开通了“自由行”,疫情之前,香港每年接待的5000万左右的游客里,来自大陆的就有4000多万,在香港的旅游消费占到总体的75%以上。香港的娱乐业没有了金主,大陆这边就给了他们更为广阔的市场。香港的艺人们纷纷北上,北京、上海的高档小区,此后经常能看到香港明星们的身影。 作为TVB的元老,汪明荃逐渐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推广粤剧和社会事业上来,她当选了广东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更多的是在为大陆和香港之间的合作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由于疫情和其他原因,香港今天的发展又遭遇了困难。看着平静的海面和空旷的码头,汪明荃的感慨发自内心。 香港这些年,很多人都离开了。香港的“移民潮”我们不用去刻意回避,这一点,连港府都是大方承认的。 截至2021年7月,香港统计处发表数字显示,今年年中本港人口的临时数字约为739万人,与去年年中人口约748万人相比,减少87100人,跌幅为1.2%;同期有89200人移离本港,“净移出”人数为75300人。 时任香港特首的林郑月娥说:“政府不想开口挽留那些离开香港的人,而是希望向已经离开或打算移民的市民,展示香港前景如何,包括未来的居住环境、生态保护和各项产业发展,再由市民自行决定。” 香港贸易码头的辉煌虽然不再,陆续被新加坡、上海、舟山、深圳、广州、釜山、青岛超过,这都是大势所趋,正常的产业转移。但不要忘了,香港的“金融码头”依然坚挺。2022年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香港排名第三,冠绝亚洲。 “聚散也有天注定”。 正如十年前汪明荃所说的:“假如你不喜欢这里,你可以移民到其他的地方,不过我有责任提醒大家,在八九十年代移民到加拿大、英国等地的香港人现在大多数人还是都回来了。” 作为中国的特区,香港今天依然承担着独特的重要角色。疫情和混乱都是暂时的,“一国两制”的政策没有变,内地对于香港的支持没有变,保持香港稳定繁荣的决心没有变。 我相信,当香港渡过了这次难关,她依然是那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正所谓:万水千山总是情,相信香港一定行! |
|
相关新闻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1 | 刷屏:印度大妈扫街狂薅万圣节糖果,装饰灯 |
2 | 加拿大印度人攻占沃尔玛庆祝排灯节!载歌载 |
3 | 好消息! 加拿大全国牙科保险计划大规模扩展 |
4 | “Lindt巧克力有大麻烦了”!专家发出警告 |
5 | 加国“步行性肺炎”病例异常增加!大批儿童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最新专稿 | 更多>> |
专栏作者 |
1 | 心宇 | 2 | 秋枫 | 3 | 上官天乙 |
4 | 荷莲耦园夏 | 5 | 郭歌华 | 6 | 温暖 |
7 | 木木 | 8 | 张酒阁 | 9 | 卡宾 |
10 | 罗文 | 11 | 英子 | 12 | 饶恕 |
热门专题 |
1 | BC省选 | 2 | 巴黎奥运 | 3 | 特鲁多 |
4 | 以哈战争 | 5 | 乌克兰战争 | 6 | 政府资讯 |
7 | 李克强猝逝 | 8 | 博励治 | 9 | 中加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