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港湾 > 新闻中心 > 正文  
巴黎圣母院怎么重建?英法意可能打一架
www.bcbay.com | 2019-04-19 04:33:39  综合新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巴黎消防队400多名消防员奋战10馀个小时后,巴黎圣母院的残馀火苗全部被扑灭。巴黎圣母院的整个木制屋顶已经损毁,其中上千根木材有一半可以追溯到13世纪。不过,大教堂的石头建筑和荆棘的冠冕、圣路易斯的长袍等主要艺术品都已“获救”。

  “巴黎圣母院是我们的历史。”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800多年来,巴黎圣母院陪伴着法国人走过了风风雨雨,尽管遭遇“如此糟糕的灾难”,但“我希望向大家表达一个期望,那就是我们拥有的自豪不会改变,最坏的事情不会发生。”

  防止建筑进一步损坏

  巴黎圣母院属于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墙体结构极少,窗的面积极大,轻盈修长,却也极其脆弱,依靠整个骨架在受力,这也是救火难度极大的原因。如果消防飞机空中喷水,可能直接击碎建筑结构造成圣母院整个坍塌,因此只能依靠消防员喷水控制火情。

  据法国当局称,主楼和两座钟楼应该已经被“保存下来”,但部分大教堂仍有局部倒塌和碎片式倒塌的风险。

  建筑历史学家乔纳森福伊尔(Jonathan Foyle)接受CNN采访时说,在区分哪些部分可抢救哪些已无法恢复之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建筑的进一步损坏。

  福伊尔说,高温会改变石灰岩的化学性质,由此产生的钙化可能会削弱石灰岩的结构。将冷水浇在滚烫的石头上——在消防员扑灭大火的过程中这是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引起热震,导致大教堂的石雕部分开裂。而且,现在教堂从上到下都浸着水,法国当局需要就如何最好地重建做出一系列设计决策。要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更好地理解中世纪大教堂是如何建造的。

  继国际奢侈品集团开云(Kering)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亨利皮诺(Franois-Henri Pinault)承诺爲重建圣母院大教堂捐赠1亿欧元后,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法国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董事长、法国首富伯纳德-阿诺特的家族和他的集团承诺捐款2亿欧元

  这些捐赠表明,任何重大重建项目中最困难的部分——资金或许都已经得到解决。但是,重建将如何进行?

  精确到5毫米的3D技术

  要修复巴黎圣母院,必须提到被誉爲法国哥特式艺术和建筑的创新学者安德鲁塔隆博士,由于他将新的数字技术引入中世纪建筑的空间考古分析和重建中,爲巴黎圣母院的重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

  据《国家地理》的纪录片记载,2015年,塔隆博士在巴黎圣母院内部使用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在教堂内部的表面和所有内部特征上收集了包含约10亿点的点云信息。当时,他的目的是发现这座建筑当年的建造和翻新的所有线索,而这些线索并没有其他资料保存下来。

  据瞭解,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新型空间数据获取手段,以每秒数万乃至百万次的测量速度高速、高精度获取物体表面的三维座标值、反射率和纹理等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快速构建被测物体的点、线、面以及三维模型,又被称爲实景复制技术。

  因此,塔隆博士的激光测绘精准地保存下了巴黎圣母院的内部结构和细节,几乎不会有任何遗漏,可以精确到5毫米。最终结果是一个极其精确和丰富的三维模型的建设,大约100GB的大小,保存在数据档案中。

  激光扫描的方法是如此有效和精确,以至于当这位“好医生”塔隆博士检查圣母大教堂的数字化模型时,发现了很多从未被人发现过的细节:例如大教堂里的一些柱子并没有排成一行;国王画廊(Gallery of Kings)已经偏离了铅垂线近一英尺(约合1.83米)等。

  但不幸的是,塔隆博士已于2018年底去世,因此无法参与巴黎圣母院的具体修复工作,也无法就他的工作最终将对大教堂重建起多大作用发表意见。如何利用他留下来的宝贵资料,将巴黎圣母院昔日的辉煌重现,将是法国政府和重建工作者们的艰钜工作。

  圣母院怎么修复?英、法、意可能会打一架

  在巴黎圣母院火灾之时,川普立马在推特建议,“也许可以进行空中洒水灭火,现在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法国人当然有行动,只是并没有采纳川普的生活小妙招,他们的做法是,先抢救出圣母院内的大量文物珍宝,一时搬不出来的,就做好防水措施,最后再升云梯喷水灭火。

  最后尖塔倒塌、建于1220年的木质框架屋顶也几乎全部损坏,但好在教堂内绝大多数的文物是保住了。据圣母院的牧师弗雷德里克神父说,所有艺术品都幸得及时转移,馆藏的各种珍宝,包括荆棘之冠等都完好无损。

  那么如今的问题便是,如何修缮巴黎圣母院。这其实是一项一直都在进行中的工作,只是,它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简单与乐观。

  1.

  上一次巴黎圣母院遭到大规模破坏,是在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中。当时巴黎的受破坏程度尤爲惨烈,城里边原有的300多座教堂最后只剩了四分之一,且都伤痕累累,其中的巴黎圣母院在1794年甚至沦爲了葡萄酒仓库。此役带来的破坏可想而知,甚至超过了之前200年风云变幻的累计总和。


  所幸,修复与破坏总是交替发生。大革命导致的大破坏随即遭到谴责,伴随谴责的,还有对古蹟的关怀与修复工作。维克托·雨果在1828年开始构思《巴黎圣母院》,爲此他常去已在修缮中的圣母院工地收集素材。有人考证说当时的工地上就有个不合羣的驼背石匠,或许这位古怪的驼背石匠爲雨果提供了写作的灵感。

  正式的系统修复开始于1844年4月,担任后期修复工程的总建筑师名叫维奥勒·勒·杜克,他是“风格性修复”的代表性人物。

  何谓“风格性修复”?

  在最初的古蹟保护意识觉醒之时,包括雨果在内的一些人都觉得,恢复古建筑嘛,主要是恢复它的艺术纪念意义,因此修复方法也很自由,建筑师只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完整修好就行,这叫“艺术性修复”。但这样做的效果,几乎就完全取决于建筑师本人的水平,似乎过于随意了,遂弃之不用。

  维奥勒·勒·杜克对“艺术性修复”的理念作了发展,同样是建立在建筑师的自信之上,但需要根据该建筑在鼎盛时期的原形,确定其风格,再延续原建筑师的构思,用类似的手法将被破坏的或者同样风格但本不存在的局部补充完善,修复的是一种建筑的艺术美学特色。

  这好似对曹雪芹版《红楼梦》进行补全,要在原作者的写作风格上,进行相当程度的再创作。

  于是维奥勒·勒·杜克在修理创伤、补足缺失之馀,还加建了一个本来没有而他认爲应

  该有的尖塔。尖塔本在1787年损毁,勒·杜克先是研究了13世纪的残迹,推导出尖塔的原初形态;又找到损毁的原因,做了结构加强;最后爲了和教堂整体具有正确的比例关系,他还将尖塔高度提升13米。

  哥特风格的高耸塔尖常被现代人津津乐道,但在当时,被一些建筑师们讥讽爲巴黎圣母院“难看的尾巴”。勒·杜克加入的石像鬼、他本人的头像以及另外两位建筑师的雕像,也让圣母院被评价为“国际博览会上的假古董”。

  仅管存在非议,但不可否认,“风格性修复”,成爲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近一百年来欧洲文物建筑保护的指导。

  2.

  时间流逝,当年的非议之声却越来越大。法国派(风格性修复)实际上是用“创作”代替了“修复”,给古建筑带来了极大伤害——这个观点的音量逐渐加强。

  甚至冥冥中鲁迅也持相似的观点,他曾评价说,《四库全书》因清人篡修而古书亡,因爲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破坏了原书的真实性、可靠性,给使用者造成了不便或误导。“反修复”运动的意思也大致便是:文物建筑承载的各种信息以修复的名义消失殆尽了。

  由此,“英国派修复”站了出来。英国人生性保守,尊重传统,在建筑保护和修复上也秉承了这一风格。

  英国派的观点对比起法国派简直是另一个极端。英国人罗斯金喷出了最爲偏激的唾沫,他在《建筑的七盏明灯》的“记忆之灯”中写,“所谓的修复其实是最糟糕的毁灭方式”。“修复”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这就像用死人的骨架做了个人体模型,这甚至是更彻底的毁灭,还不如废墟来得有意义。

  在当时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下,英国派推崇“废墟美”,迷恋“富有诗意的死亡”,他们保护古建筑完全是感性的,将历史真实性价值置于其他价值之上,要求无条件保存古建筑的全部历史信息,最多加以“日常性维护”。

  按照英国派的思路,那么如今被烧伤的巴黎圣母院也便成了历史的一部分,用不着加以修复,这纔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历史古蹟。只是不知道等到物质载体完全消逝的那一天,依附之上的历史信息将何去何从呢。

  而在历史上很长时间一段时间,法国派与英国派就此吵得不可开交,这时候终于有人来劝架了。他们既不赞成法国派那种创造性的修复,也不赞成英国派对待古建筑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

  中立的声音在19世纪到20世纪的意大利逐渐系统化,也就有了意大利派。意大利派的修复观点脱胎于英法两派,尽可能以中庸的姿态达到了一种平衡。也最终以《威尼斯宪章》,终结了天枰上的拉扯,直到今天,依然笑傲于古蹟保护领域。

  3.

  然而古蹟修复还真不是一项依照章法就可以按部就班进行的工作。它更像是时人历史、社会乃至价值观念的交织,尽管有《威尼斯宪章》存在,依旧避免不了修复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分歧。

  1965年,勒·杜克在一个世纪前修复过的图卢兹圣塞南教堂需要再度修复。负责第一期修复的建筑师珀帕就提出,要把教堂重建成勒·杜克修复之前的式样,这基本算是对勒·杜克曾经创造性修复的抨击。但当地民众其实是反对的,他们更希望保留住勒·杜克曾经添加的新罗马风元素,那些不已经算是历史的一部分了吗。这个“解修复”提案最终还是被批准了,尽管争议声滔天。

  最典型的现代修复观念大PK,曾出现在有多国参与的吴哥古蹟修复中。

  199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参与到了对吴哥古蹟的保护中。各国的指导思路皆有不同:有些国家用新材料对本体进行补充,有些国家则认爲这样会破坏遗产的真实性;有些国家选择对遗址进行加固,有些国家则选择解体再重建的“解体式修复”……

  印度修复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吴哥窟,但其修复方式是这样的,据《纽约时报杂志》描述:“在印度人的指挥下,成百名没有古蹟修复经验的柬埔寨劳力,用硬刷子和一桶桶氨水,使劲擦洗那些精美的石雕,彷彿在擦洗厨房的脏地板。” 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严厉批评。

  除却这个反例,各国也确实都有着自己的修复风格,不管是用料还是操作方法,相互之间总免不了分歧。不过这些都终究成爲了吴哥古蹟所见证的历史的一部分,人类的残酷厮杀也好、通力协作也好。

  巴黎圣母院也一定会被修复。凭藉安德鲁·塔隆教授留下的激光扫描数据,乃至《刺客信条·大革命》出品方育碧提供的数据等等,修复资料方面并不会是大问题。资金也绝不会是最大的阻挠。倒是修复理念之争,或许会再度出现,成爲最以难协调的矛盾。

  和年龄相仿的吴哥古迹一样,这些所有,终会成爲巴黎圣母院所见证的历史。

   0


相关新闻
反转!中国建筑师赢得巴黎圣母院重建设计?但…巴黎圣母院拟清理铅物质 多数儿童血液含铅过关
巴黎圣母院重建方案 华人设计获冠军巴黎圣母院:去年和今年夏天
巴黎圣母院火灾 信誓旦旦捐款的富豪竟未拿出一分特鲁多:我们会向巴黎圣母院重建提供木材和钢铁
视频拍到法国巴黎圣母院有人纵火?真假难辨这家公司给圣母院捐7.6亿,无偿归还圆明园兽首
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对中国仇恨教育的反思惋惜巴黎圣母院殇折与鄙夷那些幸灾乐祸的丑陋
巴黎圣母院16件铜像意外幸免 三件圣物灰飞烟灭借巴黎大火“文明人”又来教育公众…出戏了啊
巴黎圣母院大火:中国网民有痛惜有叫好针对基督徒?巴黎圣母院火灾巧合引遐想
大火扑灭后 现场探访巴黎圣母院...借火翻新是所有大教堂命运?圣母院大火的真相
不到24小时,巴黎圣母院捐款超7亿欧元昔日的巴黎圣母院
冲进巴黎圣母院,他们第一眼看到...LV掌门人为巴黎圣母院捐款2亿欧元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1 关注!Costco紧急召回鸡蛋和感冒药
2 加拿大女子告赢CRA!获已故丈夫10万元RRSP
3 更多细节被曝,上海一家三口跳楼续
4 印度回收1.8万美国非法移民!加拿大人愤怒
5 加拿大发布中国旅行警告标为高风险?看完我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1 正式生效!加航新规:往返中国航班加收这项
2 扛不住?温哥华豪宅价格跌回9年前 业主割肉
3 两个月内关闭:亚马逊官宣退出!10类商品要
4 引爆全球担忧! 加拿大重大疫情恐失控
5 两个月内关闭!亚马逊官宣:退出加拿大这省
6 受不了加拿大了!连印度小哥都不行了 大声
7 加元断崖式暴跌!BC称将以更绝方式回击
8 温哥华华裔长者愿加租仍被逐 审裁处判业主
9 贸易战若下周开启,加拿大必买十类商品立即
10 关注!Costco紧急召回鸡蛋和感冒药
最新专稿 更多>>
1 加拿大慌了!倒闭失业涨价齐袭 央行或被迫
2 印度回收1.8万美国非法移民!加拿大人愤怒
3 加拿大女子赢$4000万头奖!还有$6000万巨奖
4 华裔男子杀死白人女友 连捅60刀,装行李箱抛
5 立即停用!Costco热销产品紧急召回常见生鲜
6 引爆全球担忧! 加拿大重大疫情恐失控
7 正式生效!加航新规:往返中国航班加收这项
8 两个月内关闭:亚马逊官宣退出!10类商品要
9 韩国空难关键人员死于家中!黑匣子数据丢失
10 华人注意!加拿大10类日用商品将飙涨
专栏作者
1正月十五2心宇3秋枫
4上官天乙5荷莲耦园夏6郭歌华
7温暖8木木9张酒阁
10卡宾11罗文12英子
热门专题
1博励治2特鲁多3川普
4乌克兰战争5美国大选6BC省选
7巴黎奥运8以哈战争9政府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BCb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