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父母是 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之说,此话不无道理。无论从遗传的角度还是从教育与环境影响的角度,在孩子身上都体现着父母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超越一切的。正因为这样,父母就应该努力和称职的担当起“育儿总教练”的角色。
那么父母这个总教练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首先把自己的生存形象塑造好。这种生存形象包括很多方面诸如:行为举止、生活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情调、生活方式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高标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的改变和提升自己,用自己良好的生存形象为孩子树立效仿的榜样。
请记住:父母在播种,而收获的是孩子!
爱孩子是人的天性。天性使父母们从孩子一出生便开始了改变自己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整合的过程。想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效能的好父母,你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找出所有使你的子女教养成效打折扣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然后再以科学而又正确的教育观念取而代之。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讨论做一个好父母所必须具备的五种基本能力即:尊重、信任、宽容、激励、提醒。之所以说这是五种基本能力,是因为这五种能力几乎每一天都如影随形的伴随在我们的左右,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尊重,父母要告诉孩子应该自己做的事和应该自己做的决定,帮助孩子在自我管理中加强责任感。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父母提升尊重的能力,建议我们尝试着去做三件事:放手、放权和学会沟通。
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信任,父母必须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能在心理上信任父母。同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学会真诚地信任孩子。一个人发现自身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别人的信任。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渴望得到大人的信任,希望大人“委以重任”。因此,为人父母者,最大的责任是重视和信任孩子,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宽容,父母必须能理智地面对孩子身上经常反复出现的问题,用宽容换取孩子真正的成长。父母仅有信任的能力还不够,还需要有宽容的能力,要允许孩子在改变的过程中犯错误。事实上,孩子就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的。
要解决的第四个问题——激励,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激发孩子的潜能,激励孩子勇敢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从人的本性上说,人时时刻刻都需要激励。孩子在什么时候需要激励呢?失败的时候,成功的时候,犹豫的时候,平淡的时候。
要解决的第五个问题——提醒,家长要对孩子身上的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一些有效的行为干涉,帮助孩子在规则下学会自律,也就是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所以能力教育称为“提醒”,而不是批评,为什么是提醒而不是批评呢?因为前者是居高临下的,而后者则是平等的、温和的,更容易被接受。
当做父母的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不断的实践以上五种基本能力,就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