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星期一呼吁停火,以防止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暴力冲突进一步升级,并在中俄外长的会晤中建议世界主要大国应发挥积极作用,防止出现更大人道灾难。
然而,北京却仍然只字不提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首先对以色列发难,突袭和入侵以色列,杀死一千多名以色列军人和平民的事实。
中国外长王毅在和到访的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讨论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冲突时说,“当务之急是停火止战,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前,建立紧急人道救援通道,防止出现更大人道灾难。”
王毅还对拉夫罗夫说,“联合国安理会有必要采取行动,大国应发挥积极作用。”俄罗斯和中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表示,冲突的核心根本问题是对一直没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一个公道。
因此,根本之策是尽快激活“两国方案”,推动形成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中国在呼吁以哈冲突停火的同时,仍然只字不提哈马斯首先入侵杀死大量以色列军人和平民的事件。中国甚至在星期六(10月14日)还指责以色列的反击行动“已超越自卫范围”。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中国呼吁该地区实现和平并缓和紧张局势,但没有对10月7日震惊世界的加沙激进组织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致命袭击做出任何谴责。
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南部在加沙边境举行的音乐节,屠杀260名音乐节参与者。以色列士兵在屠杀现场勘验被焚烧车辆。(2023年10月13日)
报道说,中国对暴行的谨慎态度呼应了其避免使用“入侵”等术语来描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袭击,并突显了北京长期以来的亲巴勒斯坦倾向及其挑战西方地缘政治叙事的努力。
美国及其盟友立即谴责这次袭击是哈马斯的邪恶恐怖主义。相比之下,北京却顾左右而言他,称巴以冲突反复上演,根本原因是中东和平进程偏离正确轨道,“两国方案”基础不断受到侵蚀,各方合理关切没有得到保障。
华尔街日报引述政治分析人士的话说,与乌克兰一样,中国试图避免与任何一方对立,同时与美国的政策背道而驰。
“从历史上看,中国在支持巴勒斯坦人方面一直与阿拉伯联盟保持一致。相比之下,以色列一直是美国的盟友,”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对华尔街日报说。
报道称,在以色列官员和来访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尖锐抱怨北京未能谴责恐怖主义后,北京方面对正在发生的危机的最初声明略有调整。但是中国调整后的声明仍然没有批评这次袭击,也没有提及哈马斯。
中国外长王毅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北京举行会谈。(2023年10月16日)
华尔街日报说,中国一直试图将自己描绘成中东等热点地区的中立方和和平缔造者,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没有表达对以色列的同情是为了避免激怒阿拉伯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场数学游戏:近二十个阿拉伯国家联盟国家对决一个以色列,相当于在联合国拥有更多的投票权和更大的市场机会,包括习近平的“一带一路”投资,以及其他的发展和安全倡议。另外,阿拉伯世界向中国供应石油。
在西方国家首都,中国的语气和态度显得平淡无奇。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海军分析中心的高级研究科学家伊丽莎白·威什尼克对华尔街日报说:“他们正在做与乌克兰相同的事情。”她说,这与北京承诺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建设性力量形成了鲜明对比。
报道说,对于中国观察人士来说,北京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反应迟缓,似乎损害了其经常反复捍卫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同样,北京对哈马斯武装分子屠杀以色列家庭的事件保持相对沉默,再加上对以色列回应的担忧,这与中国对西方有关新疆拘留众多穆斯林维吾尔人的批评的反驳形成鲜明对比:为了消除恐怖主义,必须采取积极行动。
美国纽约的ChinaTalk Media乔丹·施奈德(Jordan Schneider)对华尔街日报说:“反恐是对我而言,但对你而言则不然。”他说,中国避免发表可能同情以色列的评论可能会在阿拉伯世界带来短期红利,但无助于习近平建立国际信誉的目标。
在中国政府今年成功敦促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遏制相互敌意之后,北京迄今为止在以色列危机中所发出的信息,也被视为使习近平将中国定位为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全球和平缔造者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
柏林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克劳斯·宋(Claus Soong)对华尔街日报表示,“尽管人们对该地区的兴趣日益浓厚,但北京对哈马斯袭击保持沉默,可能仍会限制其在该地区斡旋和平的能力。”
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上周三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一场演讲中称,北京方面对袭击事件的初步声明“非常中立、非常平淡”,没有对生命损失表示同情。“中国是否有能力成为真正的、向双方说实话的调解人,还有待观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