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向华盛顿开呛 2022美中关系料难有缓 | ||
www.bcbay.com | 2022-01-28 08:53:02 美国之音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在2022北京冬奥会进入最后倒计时之际,北京向华盛顿掀起了一轮激烈的外交攻势。这凸显在美国发起的外交抵制下,被蒙上“种族灭绝”阴影的北京冬奥正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窘境,也让正谋求第三个任期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脸上黯然失色。 中国炒作美使领馆“撤离”议题 连日来,中国政府和官媒对美国国务院一项有关允许美国驻中国外交官及其家属“授权撤离”的内部安排大肆炒作抹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月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已经就此事向美方表达“严重关切和不满”,要求美方慎重考虑外交领事人员“授权撤离“的问题。他说:“中国目前无疑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从最安全的地方撤出,只会极大增加美方人员感染的风险。美方的决策逻辑令人费解,难以自圆其说。”
仅一天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与美国国务卿通电话时再次提到北京冬奥会。他对布林肯表示,当务之急是美国“停止干扰北京冬奥会,停止在台湾问题上玩火打牌,停止打造各种反华遏华小圈子。” 华盛顿知名美中关系问题专家、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亚洲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对美国之音表示,美国国务院并未下令驻中国使领馆的外交官及其家属撤离,只是出于健康和安全的角度给他们提供暂时离开的选项。 “这当然是美国有权利做的事情,”她说,“美国并没有下达任何形式的强制疏散令,只是向那些可能担心由于奥密克戎蔓延导致中国采取非常严厉防疫措施的家庭提供一个选项。”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星期四(1月27日)表示,美方敦促中国修改针对美国驻华外交人员的隔离检测规定。“我们长期以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隔离和检测政策一直感到忧虑,这些政策与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相悖,”他说,“我们提出了我们认为的一系列合理方案,这些方案与缓解新冠疫情的措施相符,同时与国际外交准则相一致。”普莱斯再次强调,美国驻中国使领馆的运作状态并未改变。 美国国务院此前在给媒体的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说,美国驻华使团运作状况的任何变化将完全以我们的同事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安全和保障为前提。 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已经有美国外交官或家属离开中国,也不清楚美国国务院是否批准了驻华大使馆的人员撤离请求。在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仅剩不到10天的时间里,北京明显加强了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出现疫情的北京市丰台区已经进行了三轮全员核酸检测,部分小区已进入“准封闭状态”。 路透社此前引述两位消息人士的话说,美国驻北京大使馆1月24日向华盛顿请示允许那些不愿忍受清零政策的外交官和家属离开中国。消息人士说,驻华大使馆一些职员不满美国政府不愿或者无法争取中国政府豁免美国外交官遵守严格的隔离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强制到新冠肺炎诊所留医并将成人与子女分开。他们认为美国政府原本可以针对中国严格的防疫措施采取反制和惩罚性行动,但它没有这样做。就在同一天,拜登政府的新任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谢尔曼的带领下宣誓就职。 “授权撤离“让美国使领馆的雇员和家属可以选择离开中国一段时间,直到他们觉得安全时再返回,但不是“命令撤离”下的强制撤离。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驻中国外交使团与中国外交部目前有一份协议,允许父母在隔离的情况下与未成年儿童在一起。然而,美国外交官们越来越担心中国当局有可能会取消这一协议。 美使领馆事件折射美中关系现状 葛来仪表示,该事件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中关系的现状。“这当然凸显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互不信任。美国正在做的许多事情。中国都反对,反之亦然。在美中航线问题上,我们也看到了这一点。两国之间你来我往。”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月24日在一个线上的有关美国外交政策的对话中坦承,美中关系中对抗的成分正在加剧。他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过去几年里,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在许多方面与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里看到的不同,在国际舞台上正变得更自信和更具侵略性。 美国卡特中心高级顾问、《中美印象网》(US-China Perception Monitor)主编刘亚伟对美国之音表示,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1月的视频会晤原本给稳定美中关系提供了一个契机,但紧接着的民主峰会和美国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使这一机会窗口迅速关闭。这导致美中双方都未能具体落实拜登与习近平在上次视频会晤时达成的一些共识。 他说:“拜登总统和习近平主席11月的对话当时为稳定,不是说改善,至少是稳定中美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随后这个新的氛围就被美国的民主峰会和后来的这个外交抵制冬季奥运会的决定吹得烟消云散了。” 中国外长王毅1月27日在与布林肯国务卿的通话中抱怨美方未能将拜登与习近平达成的重要共识落到实处。他说,“美方对华政策的基调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也未将拜登总统的表态真正落到实处。”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葛来仪认为,期待拜登与习近平的一次通话就能扭转美中关系的大局是不现实的,而且美国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也是意料之中的。 “很明显,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我们肯定会看到美国会试图阻止中国在关键领域获得先进技术而采取更多行动。我们也当然清楚,在习近平和拜登对话后,美国会宣布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这应该是不奇怪的。因此,换句话说,我们将继续看到竞争继续下去,无论两位领导人会面的频率如何。”她说。 葛来仪也表示,美中关系接下来如何发展也取决于北京是否愿意在一些美方关切的问题上做出回应。她说:“例如,美国已经向中国提出,希望讨论核武器等问题,而中国还不愿意讨论这一议题。” 葛来仪:沙利文杨洁篪会晤或冬奥会后成行 南华早报上周报道,美中双方正在就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与中共主管外交事务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的面对面会晤进行接触,但双方仍未就会晤的议程内容甚至参加人员名单达成共识。报道说,美方原计划两人能在1月10日前后在意大利罗马会晤,但中方叫停了该计划,原因是美国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以及有美国国会议员要求联合国发布一份有关新疆的报告。报道还说,美方希望中国军方最高级别官员,比如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或者国防部长魏凤和能够参加会晤,但目前也没有得到中方回应。 《中美印象网》主编刘亚伟认为,从现在到今年6月前,美中关系或许仍有改善的时间和空间,双方能够在比较紧迫的议题上进行合作,比如朝鲜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和伊朗问题。但如果华盛顿和北京没有把握住机会,6月份以后到今年年底前,美国要举行国会中期选举,中共要召开二十大,美中关系下一个转暖的机会窗口就要等到2023年。 “进入夏天之后,中美双方如果还想做点什么,甚至是让步的话,应该都很难。”他说。 葛来仪预期,沙利文与杨洁篪的会晤应该能够在北京冬奥会结束后成行,但它对美中关系的总体走势影响不大。她认为,拜登政府会在未来几个月把重点放在推动拜登的国内立法议程上,但其中一些立法将会涉及到美国与中国的竞争。 她说:“其中一些立法将对我们与中国的竞争产生影响,特别是美国国会是否会通过这个庞大的竞争法案,该法案涉及到拨款520亿美元用来支持半导体和投入更多的研发。”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反恐华迫害 科学家陈刚、郗小星现身说法 | ![]() | 和布林肯通电话 王毅:请认真研读20大报告 |
![]() | 美国计划禁止在美销售所有新的华为和中兴设 | ![]() | 美国公布新版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为最大政治 |
![]() | 老师命丧美国 华妇不敢让儿子留学 | ![]() | 留学生叫苦!中美互砍航班,机票大涨 |
![]() | 北京做出罕见妥协 中美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 | ![]() | 突发!美国暂停26个中国航司赴华航班,至9 |
![]() | 李显龙:中美关系恶化 合作几乎不可能 | ![]() | 美国对华断供EDA软件 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1 | 科技公司大裁员 寒潮刮到加拿大 |
2 | 谷爱凌冰场热吻照曝光 男友是LV太子?耶鲁学 |
3 | 零下40度,北极寒流袭击卑诗 温哥华明天下 |
4 | 列治文华人男子10年前逃税跑路 如今被重判 |
5 | 都想润?中国申请移民人数达到2015年以来新 |
![]()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
![]() |
最新专稿 | 更多>> |
专栏作者 |
1 | 木木 | 2 | 张酒阁 | 3 | 卡宾 |
4 | 罗文 | 5 | 英子 | 6 | 饶恕 |
7 | 蓉逸 | 8 | 伯爵奇士 | 9 | Cherry |
10 | 天高云淡 | 11 | 熙妈 | 12 | 朱敏怡 |
![]() |
热门专题 |
1 | 乌克兰战争 | 2 | 新冠疫情 | 3 | 政府资讯 |
4 | 世界杯 | 5 | 中加关系 | 6 | 大温市选 |
7 | 安倍遇刺 | 8 | 中美关系 | 9 | 特鲁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