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报告:华人感觉歧视 政治认知有差异 | ||
www.bcbay.com | 2021-03-05 16:07:58 德国之声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近期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公布报告,显示不少华人感觉受到歧视,甚至遭到攻击。而在诸如民主制度等问题上,华人群体和其他澳大利亚社群的认知出现差异。 澳大利亚知名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对一千多名澳大利亚华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华人认为澳大利亚媒体充斥对中国负面的新闻,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对华报道是公正和平衡的。
针对华人的歧视行为 昆士兰科技大学从事中国相关的研究人员姜源对德国之声讲述了自己在澳大利亚受到歧视的经历。“我个人还没有严重人身攻击的地步,但是在新冠期间,当他们看到我的华裔面孔,发现很多人需要躲着我走。”他说,“我以为是因为新冠大家要保持社交距离,可以理解,但是发现其实主要针对华裔人群,甚至是亚裔。” 除了新冠疫情之外,澳中关系恶化给姜源带来的压力似乎更大。 姜源在上海和莫斯科都读过书,在中国国企中兴通讯工作过。他还在不少媒体和智库发过文章,这些机构既有欧美和澳大利亚的,也有中国和俄罗斯的。 他说:“我能感觉到澳洲社会中一些人面对我这样一个背景的人的不信任感甚至是敌意,虽然我希望做一个调解人,希望增进双方理解,逐渐消弭双方矛盾。” “比如直接或者隐晦暗示说我是间谍,完全子虚乌有,没有事实依据。” “更夸张是在领英上收到过一个资历很高、对我某些论点有不同意见人的批评。我觉得有分歧很乐意讨论,但是最后竟然落到攻击我这种人不应该过圣诞节,我很吃惊。没有什么理性讨论,更多是情绪性的。”他说。 对社会制度的认同有落差 洛伊研究所还调查了对政治制度的看法。结果显示,华人群体和更广泛的澳大利亚人群之间对于政治制度的认知差异。仅仅有大约36%的澳大利亚华人受访者认为民主体制比其他类型的政体更好,相对的,更广泛澳大利亚人群对待民主制度的认可达到了71%。 另外有41%的华人受访者表示,在某些状况下,一个非民选政府可能更可取。 悉尼科技大学从事中国研究的冯崇义教授对德国之声表示,一些华人移民还是很难转变思维。他说,移民去另一个国家生活,正常情况下应该会转变观念,争取融入社会,更加接近那个国家的公民群体。这个过程叫‘再社会化过程’”,冯崇义解释说。“但华人群体这个过程很曲折,大部分人没有完成。很多人移民之后,精神世界却还在华人圈里头。” 他说,“语言本身就有障碍。生活半径和圈子还在‘唐人街’和华人群体里头。这样就妨碍他们真正投入澳大利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中去。这就会和主流价值观有隔阂,还停留在早期的价值观。” 冯崇义教授还认为,中文媒体对于华人群体的影响也成为了原因之一。 “华人的信息来源很多还是中文媒体,而中国政府对中文媒体影响和投入很大。中文媒体的信息受到审查、过滤和加工。这样华人和澳大利亚其他本地居民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不过,他相信,随着新一代移民跨越语言障碍、增加和本地社会的交流,这样的认知差异在未来会有所改善。“第二代、第三代改善的情况就会更好,会完成‘再社会化’,和那些已经上了年纪的、英语水平不好的移民会有很不同的价值取向。” 洛伊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受访华人认为澳大利亚媒体充斥对中国负面的新闻,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对华报道是公正和平衡的。 |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1 | 太狠了:为赶租客,加拿大房东开铲车把房子 |
2 | 房市太疯!“三无”破车库要价$70万 利率触 |
3 | 世界重开!最快8月,回国旅行限制将逐步取 |
4 | 46岁美女主持人因新冠去世 ICU照片曝光 |
5 | 加拿大25岁华裔妹子遭全国通缉!涉嫌谋杀、 |
![]()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
![]() |
最新专稿 | 更多>> |
专栏作者 |
1 | 英子 | 2 | 饶恕 | 3 | 蓉逸 |
4 | 伯爵奇士 | 5 | 天高云淡 | 6 | 熙妈 |
7 | 朱敏怡 | 8 | 艾力斯 | 9 | Shirley |
10 | 星河 | 11 | 三月 | 12 | 克姐 |
![]() |
热门专题 |
1 | 新冠疫情 | 2 | 美国大选 | 3 | 中加关系 |
4 | 华为 | 5 | 专稿 | 6 | BC省选 |
7 | 中美关系 | 8 | 香港局势 | 9 | 伊朗空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