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文件出台后,留给碰瓷者的机会不多了… | ||
www.bcbay.com | 2020-10-15 16:23:10 观察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生活中,碰瓷不少见,但对它的法律制裁,一直让人觉得差点意思。
于是,公检法三部门的最大BOSS,两高一部出手了。 一份最新出台的文件明确表示,别以为碰瓷不在刑法的“射程”内。 碰瓷并非法律概念,而是一句北京方言。 清朝末年,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为了谋取大量的钱财来供他们挥霍,便“发明”了所谓的“碰瓷”。 他们平日手里捧着一件“名贵”的瓷器(实际上是赝品),行走于闹市街巷。 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驶的马车不小心“碰”他们一下,而他们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 于是他们就“义正言辞”地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来给予赔偿。 马车主人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息事宁人,往往都会选择赔偿。 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种行为为“碰瓷”。 即使这事发生在一百年前,也会有画面感,内味也太重了。 把上述被碰的马车换成汽车,“名贵瓷器”换成“身体力行”,就是如今的碰瓷。 百年的风风雨雨,没改变碰瓷的内核。 一定程度上,他们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碰瓷之所以恶心,在于他们盯上了人性弱点——怕事。 一位司机碰到这事,首先就会犯嘀咕,自己到底有没有撞到人? 去医院或者报警吧,流程比较繁琐,自己可能还有事要忙。 直接熘了吧,又怕被认定为肇事逃逸负全责。 围观群众一时不明真相,可能还会为碰瓷者帮腔,甚至拍视频发上网。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种局面就非常尴尬,让人进退不得。 碰瓷者也很“聪明”,每次就要个几千几百块,也不多要,让司机在心理承受范围内“花钱消灾”。 这种操作屡屡得逞后,甚至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从方法培训,到目标选取,再到实际执行,职责分工明确。 为了反制碰瓷,网友也出了不少主意。 例如,既然横竖要被讹,不如直接碾过去,让他假伤变真伤。 可这种做法吧,口嗨脑补爽爽还行,够解气,但真做了,等于把自己卷入违法的漩涡。 毕竟,法律只是赋予我们制止不法侵害的权利,而非惩戒甚至报复违法者的权力。 也有人主张,就应该装一个24小时行车记录仪。 且不论这是笔额外的经济开支,碰瓷者也可以想办法找死角。 毕竟,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更何况,这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只靠个人力量回击也是不够的。 10月14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 针对碰瓷,公检法重拳出击。 现实中,碰瓷的手段比较多元,既有坑蒙拐骗,也有巧取豪夺。 没关系,文件列举了多项罪名,总有一款“量身定做”。 用“传统方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赔偿的,那自然是诈骗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现实中,有的碰瓷者为了把事情闹大,甚至捏造证据起诉“索赔”,试图连法院一起忽悠。 那么,你折腾法院就别怪法院折腾你,虚假诉讼罪请求出战。《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刑法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时,碰瓷者为了要钱会把人“强行扣下”,甚至还搜身寻财,此时构成非法拘禁罪和非法搜查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果车真被碰坏了咋办? 不仅要赔,还可能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有的碰瓷套路比较深,假装受伤不为索赔,只为吸引住你的注意力,再让同伙窃取或夺取财物。 盗窃罪与抢夺罪,直接安排上。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还有大家最关心的情况,为了避让碰瓷者反而撞到了别的行人或车辆后,责任怎么认定? 该文件明确指出,这是碰瓷者的责任,严重时构成交通肇事罪。 实施“碰瓷”,驾驶机动车对其他机动车进行追逐、冲撞、挤别、拦截或者突然加减速、急刹车等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符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后,碰瓷者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操作,那就是特意选取违法驾驶的车辆“开展业务”。 例如,酒驾司机就经常称为碰瓷者的“猎物”。 因为,他们可以利用对方害怕被查处不敢报警的心理,肆意索取财物,随后扬长而去。 那么,酒驾确实是违法了,可利用酒驾者害怕被法律制裁的心理要钱,要怎么算? 结论是,一码归一码。 酒驾者,自然依法处理,但“利用被害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相要挟”的碰瓷者,构成敲诈勒索罪。 他人害怕被法律制裁的恐惧,不是我们能伺机谋利的理由。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不得不说,碰瓷行为成本低,频率高,查办起来还特别麻烦。 这也导致有些执法部门在遇到碰瓷时,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几乎让碰瓷成为一个游荡在法律世界的幽灵。 因此,这份文件也在督促各级公检法积极查办碰瓷行为。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控告、举报后应当立即赶到现场,及时制止违法犯罪,妥善保护案发现场,控制行为人。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碰瓷”案件,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应当依法尽快予以批捕、起诉。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判,构成犯罪的,严格依法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 毕竟,法律威慑如果缺位,就会让违法者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财富密码”。 而这种风气,绝不能姑息。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1 | 加美贸易战正式开打!美股暴跌!巴菲特罕见发 |
2 | 美商务部长:川普考虑妥协与加拿大达成折中 |
3 | 对不起了,那个乌克兰人 |
4 | 加拿大迎来涨价风暴!数千种商品 飙涨+强制 |
5 | 温哥华亚裔勇夺奥斯卡 儿时志愿继承父业开 |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 |
最新专稿 | 更多>> |
专栏作者 |
1 | 正月十五 | 2 | 心宇 | 3 | 秋枫 |
4 | 上官天乙 | 5 | 荷莲耦园夏 | 6 | 郭歌华 |
7 | 温暖 | 8 | 木木 | 9 | 张酒阁 |
10 | 卡宾 | 11 | 罗文 | 12 | 英子 |
![]() |
热门专题 |
1 | 美加贸易战 | 2 | 加国大选 | 3 | 博励治 |
4 | 特鲁多 | 5 | 川普 | 6 | 乌克兰战争 |
7 | 美国大选 | 8 | BC省选 | 9 | 巴黎奥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