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你想送娃出国读书,我想送娃回国上学 | ||
www.bcbay.com | 2017-11-14 10:15:52 温哥华港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温哥华港湾(BCbay.com)有奖征文稿件 作者:牧童 就像是一个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来。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移民大抵都是为了孩子——让ta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吃更安全的食品、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又有很多已经身在海外的父母,同样也是下了不比当初出国小的决心,将孩子带回中国接受基础教育。这段时间,通过和各种华人团体的接触,我结识了不少有这种纠结,或者已经付诸行动的家长,记录下他们的经历,或许从中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当然,回去也不是万事大吉,国内的基础教育同样让他们又爱又恨。所以无论如何,最多读到小学四五年级,他们还是要把孩子再带出去——当真,活着就是折腾。 A:不希望孩子只剩一张华人面孔 A是1990年代的留学生,毕业后就留在了温哥华工作,然后在这里结婚成家,移民定居,女儿13岁了,当初正值她和先生事业起步阶段,孩子是送回国由老人带的,两年前才接到温哥华,直接插班读5年级,所以中文算是保留住了。
A最终决定让儿子回国读小学,还基于一个重要考虑——学中文。这么多年,虽然她一直没在华人圈里生活和工作,但却一直保持着中国情结:“我从中国来,中文就是我的母语——我不想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没有根的浮萍”。 A说,大多数不到十岁就移民的孩子,中文很快就忘记。朋友间的每次在聚会上,她都会发现,那些读到高中大学的孩子,那些从香港、台湾、东南亚移民到加拿大的华裔,不会中文的各个都想学。“很多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也很想学中文,但说实话已经很难了。” 所以她下定决心不让中国文化在自己儿女这一代丢掉。“加拿大几乎所有银行都有中文部,在温哥华更是如此,可以说所有职能部门都有中文部,如果孩子能学好中文,未来在职场也会多些选择和胜算。“ 今年暑假,A把儿子送回自己的济南老家,9月1日进入了当地最普通的一所公立小学读书,并非负担不起国际学校的学费,而是希望孩子能跟最普通的中国孩子学“最纯粹的中文”。 B:习惯很重要 两年前,B的女儿在温哥华的小学读完了一年级,但身为母亲的她却开始觉得不满。 B和先生2006年移民温哥华,一直住在新西敏,那里的华人并不多,大部分西人父母都对年幼儿女的教育没什么计划,只是放任他们玩儿,很多孩子到了一年级时才开始接触学习,上学前连ABC、123都不认识。 B从小成长于家教严格的传统中式家庭,就像被热炒的“虎妈”一样,她理所当然也希望女儿和自己接受大体相同的教育,所以女儿很小就开始上一个离家很远的华人私立幼儿园,在学龄前就已经学了不少知识,认识了很多单词和汉字,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进心强,求知欲强。 可真上了一年级,问题马上来了。老师是从26个英语字母开始教起——可是这些B的女儿两岁多时就会了,她甚至能心算两位数的加减法,还会背乘法口诀…… 所以,尽管她就读的已经是私立学校,但老师教的东西对她来说显然太过“小儿科“,她觉得 “这个学校好无聊。”渐渐变得情绪低落,上课也坐不住,对学校一切都没兴趣。为此,B去找过学校,校长回答是:你不应该教她那么多。 B说,她希望学校能给孩子进行个性化测试,如果可能进行跳级,但学校答复,“孩子确实很聪明,但我们不提倡让孩子在小时候学那么多东西,影响她课业外兴趣的发展,所以我们不同意让她跳级。“ 此外,B对加拿大小学的不满还有很多,比如,国内的小学老师会规范小学生握笔、坐姿,但西人老师明确告诉她:我们不管这个,小孩自由就好。但这在她来看,造成了很多当地孩子的字很难看。 B的西人丈夫有时候也开玩笑说她是“虎妈”,她回答:“我是中国妈妈。”还解释说,虎妈不是个别的,是中国的传统,很多华人的孩子学习比较好,都不是天生的,是家长下大功夫去培养的。 她认为,良好的基础教育能使孩子受益终身。因此和丈夫商量后决定:B辞职,带女儿回天津,做陪读妈妈。 和A一样,她给孩子选择的,也是天津家门口的公立小学,不是贵族学校,更算不上什么学区,但这里的教育和她想得一样,从握笔、坐姿等细节开始对孩子的习惯进行规范,我们中国教育也有很多好的地方。” 冲击、烦恼同样存在 最大的问题是抄写。 A和B共同的感受,就是国内学校作业太多了,字要抄很多遍,五遍、十遍,不停地写,简直就是机械做工。不仅中文要抄,英文也要抄,而且英文作业是英文单词和汉字意思都抄。 B尝试过和老师沟通:这些英文孩子都会,能不能不抄?答:不可以。 少抄?不可以。 那中文可不可以不抄?不可以…… 她后来才明白,因为教育局经常要检查,所以老师必须保证全班作业的一致性,不能因为某一个学生会了就不写。 今年9月,B的女儿升入四年级,她和全家都开始强烈地感受到“小升初”带来的压迫感:作业越来越多,孩子写到十点甚至十一点都很正常,她不希望孩子走进题海战术,跟孩子说可以少做点,因为她没有在国内的升学压力,但孩子自己就不愿意,“因为她在那个氛围里。“ 她说,国内的孩子,人生真是整齐划一,生活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上一所好初中,然后上好高中,最后上好大学。她发现每个孩子看的、背的、写的全是一样的东西,活生生就是把孩子装到模子里面,再工序化的扣出来,“这哪是学校,简直就是工厂。” 而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老师对待孩子的方式。有一天,女儿哭着回家,说因为自己的作业没有做好,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她的作业本撕了…… 最终还是要出国 除了教育上的反差,A和B也都发现孩子气质行为上的变化。以前见人就会主动问好,经常说sorry,讲话永远轻声细语,但现在再也不会这样了,说话调门很高,总是要和人吵架的 样子,打喷嚏也不再会用手挡上嘴巴,而且曾经对运动和器乐的追求和兴趣也都放下了——没时间。 “四年级读完,明年暑假,我们一定回加拿大。“B知道,四年级以后,加拿大学校就开始真正地教了:会教你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倡有乐趣地学习。 A也是同样的观点,她决定小学三年级后就带孩子回加拿大,在她们看来国外的教育特点是,“年级越高,学得东西越多,并且很重视学习方法,而这正式中国传统教育所最欠缺的。”她的大女儿目前在温哥华读中学,让余太太印象最深的是,女儿的一份地理作业,为了讲述温哥华的地理地貌,孩子做了大量的调查,作业完成得就像一本正式的出版物一样,图文并茂。 所以,这些回国陪读的家长也是在两种教育制度中的摇摆,开始认识到,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教育,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在成长中能够区分和识别,哪些是最适合自己的。 C:世上本无十全十美 C并不认同A和B的观点,她觉得把孩子送回中国,中文是学好了,但是由于缺乏学习外语的客观条件,英语就放弃了,即便等孩子长大后再带到国外,孩子再努力也没办法把当地语言学到母语水平,而且缺少了和当地孩子在童年期的相处,这就少了很多共同的话题,也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很大限制。 更重要的是,从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家庭温馨来讲,也不应该把孩子送回中国。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国外工作生活,把孩子送回中国读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会对他们的性格造成影响。 “时间本无十全十美,这世上不缺中文说得好的人,缺的是熟悉两国文化,懂得沟通交流的人。“C说,自己有两个儿子,老大已经在UBC读大二,老二也在温哥华读高一,在孩子的学习安排上,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她的计划是目前让孩子在周末坚持读中文学校,在家尽量说中文,看中文节目,等到将来孩子大学毕业后,安排他们到中国留学一两年,让他们中文水平更进一步。 C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孩子中文一直没有落下,也一直没有离开加拿大文化,最重要的是,他们从小到大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健康成长。 (BCbay.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有奖征文请点击:http://www.bcbay.com/events/zw2017/ |
|
相关新闻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1 | 楼花危险:这些大型公寓楼十分困难!加央行 |
2 | 恐判15年!中国留学生非法投出美国大选关键 |
3 | 狂砍PR!加拿大移民大省“一刀切”,立即生 |
4 | 当扎克伯格和妻决定炫富后,我们真的大开眼 |
5 | 加拿大印度司机遭歧视,白人乘客2分钟强势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最新专稿 | 更多>> |
专栏作者 |
1 | 心宇 | 2 | 秋枫 | 3 | 上官天乙 |
4 | 荷莲耦园夏 | 5 | 郭歌华 | 6 | 温暖 |
7 | 木木 | 8 | 张酒阁 | 9 | 卡宾 |
10 | 罗文 | 11 | 英子 | 12 | 饶恕 |
热门专题 |
1 | BC省选 | 2 | 巴黎奥运 | 3 | 特鲁多 |
4 | 以哈战争 | 5 | 乌克兰战争 | 6 | 政府资讯 |
7 | 李克强猝逝 | 8 | 博励治 | 9 | 中加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