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内地体育用品市场「龙头」李宁(2331)风光不再,面对订单放缓、竞争加剧等四面楚歌的环境下,为争回市场,唯有大增广告投入而牺牲利润。李宁昨预报因费用率上升令上半年度纯利率会收缩近半,由12.9个百分点急降到6至7个百分点。有参与分析员会议的证券界表示,管理层称国际品牌的纯利率都在10%以下,暗示李宁今后的纯利率难改善。有学者直言,李宁面对内外受敌、品牌老化,未来难乐观。
在这份盈利预警的公告中,李宁除表示纯利率将下跌外,并指上半年整体销售会下跌5%。受消息影响股价急泻15.8%,以全日低位11.54元收市,除创下52周新低外,距离金融海啸时的低位亦只差1.5元。
去年5月至今 市值蒸发逾200亿
这家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体操队明星李宁创办的企业王国,股价在去年5月后连跌10个月,之后横行5个月,反弹乏力,昨天不利消息公布后,股价又破底,去年4月股价见顶至今,李宁的市值已蒸发了216亿元,昨天只余122余元。李宁的盈警亦拖累了其他体育用品股全线下跌,安踏(2020)、特步(1368)及匹克(1968)等亦分别跌3%至5%不等。建银国际分析员陈兆昌直言,难以接受李宁为了增加品牌投入而牺牲利润率的说法,「公司认为品牌投入是投资,但令到纯利率跌咁多就有问题。」他指出,虽然第4季订货会表现回升,但纯利率下跌将影响往后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往赚12元,依家只赚6元,ROE(股东权益收益率)会跌一半。」
分析员:以前赚12元 现只赚6元
德银则发表报告,相信市场会明显调低李宁预测。该行予李宁评级为沽售,目标价12.08元。
中大市场学系教授冼日明表示,李宁成为市场龙头近10年,但现时品牌处于两难局面,内地人均消费力上升,有钱的会选择外国品牌,要买低档次的亦有更多选择,形成李宁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加上李宁以人物挂帅,但与时代脱节,在品牌管理上无突出表现,令近年成绩倒煺。
李宁昨日发表通告称,今年第4季订货会有改善,订单金额增长逾5%,以批发价计算则跌1%,而订货量仍有高单位数字跌幅。综合今年订货会数据,按零售价计订单增长为1%,以批发价计则倒煺5%。
另外,李宁指出受塬材料及成本上涨影响,上半年毛利率将跌1个百分点至约47%,公司预计全年毛利率会进一步跌至45%;由于自营店比例上升,租金上升较快,另外加强广告投入,令上半年费用率急增7个百分点至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