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裔第二代青年杨凯文(Calvin Yang,音译)加入两个运动校队且成绩优异,GPA高于4.0,SAT成绩为1550分;但当竭尽所能成为他梦想中的“哈佛男”的Calvin杨打开哈佛的拒绝信时,备感震惊。Calvin杨说,“我记得我坐在房里反覆阅读那封信,确认我没看错。”
他说,“我身边的人视我为典型的哈佛男,这跟我的梦想一样。”当他得知被哈佛大学拒绝申请时,久久不能恢复情绪。
“纽约邮报”访问亚裔和非裔学生,了解他们反对“平权措施”(affirmative action)的理由,Calvin杨就是其中之一。
21岁的Calvin杨在加拿大创办政策新创公司,协助通过应对气候变迁的标志性立法,甚至名列福布斯(Forbes)加拿大30位30岁以下菁英榜(30 Under 30);他曾参与规划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气候抗议活动,吸引逾30万人响应。
Calvin杨与亚裔同侪讨论到相似的失望情况时,才意识到种族可能是他落榜的原因;他因此开始探究平权措施政策如何影响亚裔的大学申请学生,并遇见非营利学生组织“学生公平入学”(SFFA)。
SFFA代表2万名学生及家长,这些学生认为他们的大学入学申请因为促进多元并扩大录取弱势学生的政策而遭拒。
SFFA替学生对哈佛大学及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提告,指控校方考量种族的招生策略,系统性剥夺亚裔申请人的权益。
Calvin杨现为柏克莱加大三年级学生,喜欢加大的他高调倡议平权招生。他说:“人们会说,『喔,这小子埋怨上不了哈佛才到柏克莱,但这早已超越私人恩怨』,我在柏克莱非常快乐,但我现在为大多数的亚裔而战。”
SFFA宣称,亚裔学生必须比其他族裔的学生更优秀,才有机会进入名校。
全国大学招生谘询协会(NACAC)调查指出,25%的学校承认,种族对招生的影响“显著”或“普通”。
哈佛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SAT分数门槛,亚裔学生至少要1350分,但非裔和西语裔学生只要1100分就能录取。
海地裔初代移民、19岁的伊德弗雷纳(Daniel Idfresne)目前就读雪城大学二年级,他也认为种族不该成为大学的招生考量因素。
伊德弗雷纳说:“作为学生,我以我的所作所为为荣,但种族招生政策剥夺你对自己的论述;我是我故事中的主角,我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获校方录取。如果非裔学生得知可能因平权措施录取哈佛,而非因成绩优秀,这可能伤害到他们的形象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