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星河:浪漫的法国厄运连连,去年十一月巴黎恐怖袭击给人们带来的伤疤未愈,又一场血流成河的悲剧再现。两场恐袭相似之处太多,都是欢乐休闲的无辜平民,刹那间遭血腥大屠杀,遍地尸体。新的残忍杀戮发生在当地时间14日深夜,有人驾卡车快速冲进法国尼斯庆祝国庆看烟花的人群,被撞的人遍布街头。这辆卡车还装载着武器和手榴弹,司机曾持枪向人群扫射。目前已有84人死亡,包括10名儿童,百余人受伤,伤者中有2名中国公民。
可以预料,象上次巴黎恐怖袭击一样,这次尼斯袭击会给全世界人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忧心下一个遭袭地区可能就在自己周围,人多热闹的市区还敢不敢去?也忧心恐怖分子四处藏匿,说不定就混在难民人群里?个个变得像惊弓之鸟,刚刚稍微放下的心,又要悬起来,弥足珍贵的安全感,何处存在?也许有些人会突然懂得应珍惜当下的美好平淡日子,对比血腥屠杀,没有枪声没有炮火的生活,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及担心,是不是还算安全?可惜许多人处在其中,却迷茫于各种得失,而不自知。
想起近日看的一段网上比较火的视频,一名毕业于哈佛的中国女生,在国内电视台举办的演讲中谈到了安全感。她对比了以色列同学和叙利亚同学的生活体验,得出国家安全感的重要性,因为以色列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受到国际上各种恐怖势力的袭击,而叙利亚战火纷飞,无数难民被迫逃离家园。这位女生认为中国给予国民的安全感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她在海外留学对比他人,才有了这种深深感受。
这位女生对中国安全感的看法,估计与许多生活在国内的人不一样。有太多人在抱怨,国内食品不安全,过期肉、地沟油、皮革奶、毒大米、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等等。这些虽说是规模或大或小的个案,但给中国国民造成的不安全感却在扩大化;教育环境不安全,比如毒跑道事件,多地学校操场塑胶跑道中含有毒成分,有的造成学生流鼻血、过敏、头晕、恶心,再比如学业负担重、教育方法高压,可能无法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医疗环境不安全,魏则西事件出来后,加深了中国国民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感觉病人看个病也有被胡乱治疗被欺骗钱财的不安全感,而医生也同样感觉不安全,担心被医闹暴力伤害;居住环境不安全,除了物价飞涨、空气污染,还有对治安的担心,对他人的不信任。虽然中国国民目前处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乱也没有大规模饥荒,对比以前生活环境要优越许多,但那弥足珍贵的安全感,却仍然缺失,是人太不知道知足了,还是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停提高?总之,活着仍然感觉不踏实、安稳、自由。
为了寻求踏实、自由的安全感,很多中国国民走出了国门到海外居住。拥有美国梦的人千方百计到了理想国度——美国,但你要说在那里找到了完美的安全感,估计连自己都不能骗过。远的有911恐怖袭击,近的有奥兰多同志夜店枪击案,它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单一嫌犯大规模枪击事件,其他小规模枪击事件就提也提不完了。这一悲剧又引起众人对美国枪支管理问题的争论,当地普通国民的安全感,在这种大环境下,能强么?
一位美国三岁女孩练习站马桶的照片,刺痛她妈妈的心,也刺痛众多美国人的心。这名女孩站在马桶上不是因为淘气,而是按照幼儿园老师教的,在练习“遭遇袭击时,怎样藏身厕所”。妈妈感慨“女儿小小年纪,就要为遇袭做好准备,躲进洗手间,大气不敢出,站在马桶上维持平衡,竭力不让双脚露出隔间门。”幼儿园教导这些,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但也让孩子知道这世界存在各种危险,不要以为处处是安全的,他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保命。
国内的人看不惯城管暴力执法,但到了美国,你就会见识美国警察如何在拦停汽车时突然开枪打死非裔男子,事发时车里还乘坐着儿童与妇女,受害者的亲人说此事再次显示警察并没有像他们受训的那样去服务与保护公众。他说:“他们往往是刽子手、法官、杀人犯。”如果在一个国度,警察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国民的安全感何在?美国警民关系的恶化可以从一件小事上体现,宾州一对夫妻拒绝坐在几名警察身边用餐,警察只好对他们说:“先生没事的,你不用担心。我们不会伤害你们”。也许行为暴力的警察只是少数,但这些少数影响了普通人的安全感。
另一方面,在美国屡次发生的针对华人的仇恨犯罪事件,也让当地华人安全感缺失。1月16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起追尾车祸后,被撞车辆驾车人、中国女留学生江玥被肇事白人女子枪杀身亡,肇事者牵涉酒后或滥用药物后驾车、持枪伤人等行为;5月20日,亚利桑那州中国留学生石晓琳及其同伴乘坐轻轨,一名白人女子不满他们用中文对话,对其辱骂“闭嘴”、“滚回中国”等话语,下车后又殴打他们,导致石晓琳血流满面、昏迷以及眼部严重受伤。最新的判决结果是,伤人者被判90天刑期,缓刑3年,这意味着被告不用坐牢。
美国这样乱糟糟,实在和国内一些人的美国梦不相符,还是换个地方——加拿大。加拿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暴力抢劫发生率低,生活满意度调查显示加拿大人幸福感强。但你可以说加拿大国民个个都安全感爆棚,每日安枕无忧了么?当然不是,加拿大居民感觉不安全的地方也很多:大规模难民来了的时候,有人担心里面混有恐怖分子;枪击事件虽然死伤人数没有美国的多,但大大小小的枪击案时有发生,受害人光天化日之下,也会被连轰多枪身亡,吓坏众人;如猛兽般的山火说烧就会烧过来,家园说没就没;加元说跌就跌个不停,经济看着难以振兴,国民担心钱贬值、人失业;加拿大说是儿童的天堂,而孩子莫名其妙失踪事件还会发生,让家长安全感顿时失去,教导子女要防绑架、防诱拐。
温哥华人还面临着地震预言带来的不安全感,忧心灾难突然降临,此外有房子的担心房价跌,要买房子的担心房价再涨,租房子的担心租不起房,无家可归。居民愤怒抗议拆迁的事情不是只发生在中国国内,当你看到大温地区的一些当地居民占据空房和建筑工地,打出横幅抗议拆迁和高房价的时候,你就知道哪里的生活都不容易,想要绝对的安全感根本不可能。
说了这么多,感觉这个世界就是乱世,还能不能让人愉快地活着了?安全感似乎很难寻找,正因为这样,才显出它的弥足珍贵,虽然有时是小小的安全。当幼小的孩子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他或她会感觉安全;当外面狂风暴雨,室内灯光明亮、饭香弥漫、家人团聚,会让你感觉很安全;当祸患降临,亲友或陌生人向你伸出的援助之手、友善话语,会让身处困境的你感觉很安全……
世界就是如此,尽管无数人在努力将她变得更好、更安全,她仍然是伤痕累累的,有的地方伤得惨不忍睹,有的地方凑合可以看看,但哪里都没有绝对的安全。我们能做的是,让自己的存在构成一份对他人的安全感,而不是威胁、恐惧感,哪怕发出的温暖光环再小,它也是寒冷空气中的暖流。人人都期盼安全感,有没有想过是否给了他人安全感?是否对别人给予你的安全感表示感恩及珍爱。
如今,从法国尼斯那里看到世上又一场狂欢,瞬间变成悲剧,一下崩溃的安全感,又让众人把心提到嗓子眼。除了为受害者祈福,并尽自己所能向他们伸出援手之外,除了坚强站在一起,声讨防范恐怖分子之外,普通人追求的弥足珍贵的安全感,如果生活在和平、安宁地区,就请知足珍惜,在这个乱世真的不能要求太多。想想吧,那些遭血腥袭击后倒下离世的人,刚刚还和热闹快乐的人群一起站在滨海大道上,看着夜空中灿烂如梦的烟花表演,谁会预料到噩梦会突然降临,生命被死神带走?